初夏,沿著寬闊的水泥路,駛入崇左市江州區江州鎮保安村,只見一棟棟改造一新的農家樓房布局緊湊、整潔有序。
“以前村民住的是泥瓦屋,現在家家戶戶都住上帶院子的樓房。”村黨支部書記王育敏笑容滿面。
曾經的保安村是一個自治區級貧困村,短短幾年時間,一躍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。
這是如何辦到的?
“通過建強支部,發揮引擎作用,帶動群眾致富。”王育敏說,正是依靠這些“法寶”,保安村積極探索推行“黨建引領、村民自治、完善機制”的鄉村治理模式,構建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新局面,實現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
A跟著“主心骨”干事很踏實
保安村村民世代以耕種為生,雖緊鄰崇左市區,但在10年前,村民人均年收入僅2800多元。
如今,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1.5萬元。“農村富不富,關鍵看支部。我們村的發展,印證了這個道理。”保安村村干部黃國欽說。
36歲的龐世玲是一名共產黨員,原是保安村婦聯主席。她積極發展養蜂產業,年收入十幾萬元,同時把養蜂經驗和技術無償傳授給村民,引導30多戶村民發展養蜂而致富。“釀得一口好蜜,帶富一方鄉親。”提及龐世玲,村民豎起大拇指。
37歲的共產黨員鄧紅梅,是保安村酸菜合作社成立帶頭人之一。她還引進專業公司為農戶提供產銷“一條龍”和技術服務。脫貧戶許明歡每年賣酸菜收入5萬多元,還住上新樓房。他說:“我們的好日子是跟著紅梅干出來的!”
在今年村兩委換屆中,龐世玲被任命為保安村村委委員、叫豆屯黨支部書記。鄧紅梅被任命為村委委員、村團委書記。
隨著龐世玲、鄧紅梅等一批年富力強、敢于擔當、群眾威信高的年輕人選進保安村兩委班子,班子隊伍組織力、戰斗力、凝聚力明顯提升。
目前保安村3177人,其中黨員68人,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3歲。2014年以前,保安村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超過50歲。
保安村的68名黨員成了村民們的“主心骨”和“領頭羊”。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,保安村改好水,拉好電,修通了路,豎起了燈,發展了產業。
村集體經濟收入也由過去的“空殼村”變為年收入近10萬元的富裕村。“我們的黨支部有力量,跟著支部走,做事很踏實。”村民蒙榮華說。
B村民一條心鄉村換新顏
百年榕樹、石頭小屋、知情驛站、山水園林、石子棧道……如今,走進保安村,仿佛走進一個大公園。
“污水靠蒸發,垃圾靠風刮;家里現代化,家外臟亂差。”村民黃海明這樣調侃之前的保安村。
“村莊要發展,黨員要發揮模范作用。”陸海光告訴記者,他積極發動屯里黨員群眾,花了20多天時間,完成18個景觀小品的建設。
劉永干是保安村上卜練屯的一名黨員,他原來在崇左市區務工,每天收入200多元。聽說村里要開展美麗鄉村建設,當即返鄉參與。
劉永干充分發揮自己作為裝修工匠的優勢,結合上卜練屯的特色,指導村民修建屯牌、圍建籬笆、建設村民活動廣場等,還把自己家門口的土地無償出讓給集體修建籃球場。
在劉永干的帶動和感染下,越來越多的村民義務投工投勞,參與鄉村建設。
“我們還組建一支由20多名70歲左右、有磚瓦手藝經驗的老年助攻隊。”王育敏說,在村里有威望老人的帶動下,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很高。據不完全統計,有50多名學生、310多名外出務工青年,在節假日趕回村里參加義務勞動。
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。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,如何把資金用在“刀刃”上?
保安村進行了“以小見大”的成功嘗試。“通過廣泛發動群眾參與,我們利用上級獎補的10萬元物料,帶動群眾投工投勞、捐資捐物這一方式,實際完成75萬元工程量。”王育敏說,目前該村整村推進鄉村建設成效明顯,已經實現10個屯環境大整治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
如今,在節假日,村黨支部與村里所有黨員一起,參加義務勞動,共建美麗鄉村,在保安村成為一種慣例。
C產業多元化群眾腰包鼓
“我家里種有5畝芥菜用于制作酸菜,加入合作社后,實行訂單產銷,一年賣出1.8萬公斤酸菜,每公斤5元,全年收入9萬元。”保安村村民甘崇貴這些年都在種植芥菜。
保安村酸菜合作社是由村里的致富能手、共產黨員劉世庭牽頭成立,他引進專業公司,扶持農戶對酸菜進行種植和加工,保障產品質量和銷路。
和甘崇貴一樣,目前村里已有10戶農戶加入酸菜合作社,戶均年收入超過6萬元。不僅如此,合作社還帶動周邊村屯80多戶村民增收致富,其中脫貧戶26戶。
保安村民制作酸菜有近百年的傳統,“保安酸菜”在本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,產品暢銷。近年來,保安村通過黨員骨干示范帶動發展特色種養產業,實現村集體和脫貧戶“雙增收”。王育敏告訴記者,村里通過引進公司,成立合作社,定期邀請廣西農科院專家前來指導,并通過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,將酸菜制作企業化、標準化,打造出保安酸菜特色產業品牌。
如今,保安村成了崇左市遠近聞名的“酸菜村”。
與此同時,保安村還培育發展其他特色產業,讓村民錢袋更鼓。
村里探索發展“甘蔗生產+”模式,累計建成6個甘蔗“雙高”基地片區共2761畝,全村每年甘蔗入廠量保持在4萬噸以上。發展甘蔗脫毒種苗種植,擴大黑皮果蔗種植產業規模,為“好青春”甘蔗醋企業提供原料,每年有340萬元純收入。
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,當地探索種養相融模式,引進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主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大力發展水果種植和養蜂產業。全村種植貴妃蜜柑、茂谷柑、皇帝柑等800多畝,年銷售額可達160多萬元。以叫豆屯黨員陸海光為中心,帶動本屯以及附近的板凜、那達、那橋等屯40多戶群眾養殖中華蜂300多箱,年增加收入50多萬元。
廣西鄉村振興戰略公眾號
廣西縣域經濟網公眾號
自創建自治區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以來,江州區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總量與發展質量“雙提升”,促進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、經濟優勢,旅游產業呈現發展提速、轉型升級的良好態勢。今后,江州區如何補足短板,加快促進旅游業發展,推動全域旅游發展邁上新臺階?記者對崇左 【詳細】
近年來,興安縣溶江鎮蓮塘村圍繞高標準塑造鄉村建設“形、實、魂”目標要求,以文明新風擦亮鄉村振興底色,走出一條鄉村美、產業旺、農民富、治理優的鄉村振興之路,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、自治區文明村、自治區生態村、廣西葡萄村等榮譽! 詳細】
今年以來,江州鎮以“堅定領導核心、培育產業發展、整合項目資金、完善管理機制”四大舉措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! 詳細】